文/Aurelie Barthere,Nansen首席研究分析师;译/金色财经xiaozou
本文要点:
· Arbitrum基金会与Offchain Labs合作,刚刚宣布了首个Arbitrum治理代币的空投计划,Arbitrum是领先的第二层区块链之一。
· Offchain Labs、Arbitrum基金会和Nansen合作设计了一种代币分发模型,该模型下的Arbitrum社区成员基于他们对Arbitrum生态的有机参与情况获取控投资格。
· 该分发模型依赖于Nansen链上数据和标签,根据钱包的链上历史活动为其分配资格积分,钱包地址至少要达到3分才能获得空投资格。
· 符合条件的钱包列表包含了625,143个地址,占自Arbitrum One上线以来至2023年2月6日快照日期止已桥接到Arbitrum One的地址总数的28%。
· 拥有社区治理treasury的协议也被邀请参与为自己的社区分发部分代币,这些treasury不断推动Arbitrum生态的发展。
简介
Arbitrum基金会与Offchain Labs合作,刚刚宣布向第二层区块链领跑者Arbutrum空投治理代币,将代币分发给Arbitrum社区用户和利益相关者。
Arbitrum基金会和Nansen合作设计了空投分发策略和模型,以量化每个钱包或链上实体地址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空投资格标准定义。这些标准旨在涵盖并肯定那些曾经帮助过并将继续帮助Arbitrum生态发展的人。
图1:L2链的崛起,去年2月,Arbitrum的日交易数首次超过以太坊。(来源:Nansen)
鉴于与网络交互的地址数量,以及将治理分配给与协议的成功站在同一战线的用户的期望,Arbitrum基金会已授权Nansen确保:
· 分发决策将由链上数据分析支持:Arbitrum数据集通过Nansen Query查询。
· 将在各种参数和标准下对分析进行稳健性检查。
· Nansen的分析将与Arbutrum基金会的服务提供商Offchain Labs提出的假设进行对比验证。
重要的是要切记,链上分析具有启发式输入,即使使用严格的分析框架,我们的空投代币分发模型也将包含预估因素。
我们将在本文详细了解Arbitrum代币空投分发的过程和链上模型。
Part 1和Part 2概述空投的设计变量和Arbitrum空投的特定目标。Part 3解释分发标准和链上分析之间的迭代过程。Part 4和Part 5详细介绍资格标准和相关的“积分”。Part 6介绍sybil识别过程。Part 7总结最终符合条件的钱包列表的统计数据。Part 8重点介绍合格的Dapp和协议。
Part 1:分发是空投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代币空投是项复杂的操作,空投目标通常是为了优化协议用户的参与度和治理决策。然而,协议可以定义具体的空投目标,旨在支持其长期基本目标(详见Part 2内容)。
这些目标一旦确定,就应该渗透到每个空投变量中。在这个项目中,Nansen专注于分发变量,帮助Arbitrum基金会制定分发标准,并提出新代币的接收者列表。但对于一个成功的空投设计来说,其他因素也同样重要:
· 需求端因素:对新发行的代币的需求与其参与协议治理的用途相关。
· 供应端因素:供应端受发行数量(通过空投及其他渠道发行代币的数量)、时间(影响未来行为的潜在代币分配时间表)和分发(本文的范围)控制。
图2:空投分发变量。(来源:Nansen analysis)
Part 2:空投原则和目标
Arbitrum基金会旨在通过空投实现Arbitrum协议治理的优化分配。其中一种方法是试图理解指示有机活动的模式。“有机”活动包括在Arbitrum上发现交易的效用,帮助开发链上可用的Dapp和协议,或为协议的经济和技术治理做出贡献。这些理想的行为可以随时间的推移进行链上衡量,并在Arbitrum链上分发中划分为中等到高度活跃的钱包。
发起多个交易的钱包可能并不一定是出于真正的经济原因,因此不能保证在空投后仍然活跃。因此,链上数据分析的另一个目标是帮助识别行为酷似“sybil”的不明钱包,例如,那些很可能只为获得未来潜在代币空投资格而使用Arbitrum的钱包。本目标是通过引入与sybil行为相关度最高的“负面标准”,以及Offchain Labs sybil研究人员基于Nansen Query Arbitrum和以太坊链上数据运行的聚类模型来实现的。移除sybil是确保治理广泛分配的必要步骤。根据定义,sybil代表与分发目标相反的代币聚集。
Part 3:分发标准和链上分析过程详解
Arbitrum 基金会和Nansen定义了预期的“有机”行为,将这些行为转化为量化标准和阈值,然后通过链上分析迭代废弃、修改或验证这些标准和阈值(见图3)。
图3:项目过程,从第一性原理标准到数据验证。(来源:Nansen analysis)
研究项目的步骤如下:
· 第一步:根据空投目标,对值得分发代币的活动定义首要原则。
这一步定义了链上活动是否是“有机”的预期标准。在这一点上,我们试图在查看链上数据之前回答以下问题:一个钱包应该发起多少交易才有资格获得空投?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行为应该是什么样的?相应的桥接和花费的美元价值应是多少?等等。
· 第二步:链上数据收集及量化符合条件的活动
在这一阶段,我们对之前定义的定性假设进行建模,使用由Nansen处理的Arbitrrum One数据将其转换为量化标准,包括交易、转账、日志、跟踪等传统字段以及Nansen标签(见图4)。
图4:Nansen Query界面。Arbitrum One代币通过钱包地址转账。(来源:Nansen Query)
· 第三步:敏感性分析
积分分配模型结合资格标准后,就产生了临时的地址列表输出。该模型为每个标准赋予了一定的正负分值。
我们审查了临时地址列表,以评估我们的标准和积分分配是否过于严格,因为它们只捕获了Arbitrum上地址的top百分数,或者反之亦然,我们也要评估标准是否太过宽松。我们通过为选定的分配标准提供可视化的钱包直方图来说明这个过程(见图5到图8)。
该步骤涵盖了多次迭代,最终带来阈值和标准的优化。例如,该模型必须捕获积分高于图5至8所示中值阈值的地址:例如,标准“交易的不同月份数量”的阈值为两个月及以上,高于一个月的中值。
除了敏感性分析,我们还进行了交集分析,以确保各种类别的资格标准是互补的,并捕捉到Arbitrum粘性用户的主要行为。
图5:按发起交易数量划分的地址直方图,2023年2月6日快照(Arbitrum One)。(来源:Nansen Query、 Nansen analysis)
图6:按第一笔交易到最后一笔交易的持续时间划分的地址直方图,2023年2月6日快照(Arbitrum One)。(来源:Nansen Query、 Nansen analysis)
图7:按不同交易月份数量划分的地址直方图,2023年2月6日快照(Arbitrum One)。(来源:Nansen Query、 Nansen analysis)
图8:按发送的美元总价值划分的地址直方图,2023年2月6日快照(Arbitrum One)。(来源:Nansen Query、 Nansen analysis)
· 第4步:标准确定和Sybil分析
根据链上分析结果,修订判定合格活动与不合格活动的标准,并更新积分系统。在这个阶段,一些标准被废弃,也会增加其他一些标准(特别是在Arbitrum Nova上作为Arbitrrum One的补充标准)。我们重新运行这个模型,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
Sybil分析是由Offchain Labs的研究人员推动的,他们在Arbitrum和以太坊上建模了历史交易和转账的集群。疑似sybil的钱包会剔除出合格列表。
· 第5步:有资格获得代币空投钱包的预终极名单
最终模型产生了一个新的符合条件的钱包列表。属于交易所、流动性池、“burn”地址和桥接的“功能性”钱包使用Nansen跨链标签被标记。钱包列表已经准备好进行最后的、定性审查。
Part 4:资格标准和其他分发参数
经过上述过程产生了围绕以下大类定义的最终标准列表(见图9):
· 关于钱包发起的交易和/或转账的数量、价值和时间跨度的定量阈值。
· 这些钱包为Arbitrum带来总流动性。
· 探索并使用新的Arbitrum链,如Nova。
· 另外,强调了以下利益相关者:拥有社区管理treasury的Dapp获得一部分空投,以符合空投目标的方式分配给他们的社区。将决策进行治理分配本地化一直是Arbitrum作为生态和社区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在Part 8中将进一步讨论。
图9:空投标准类别
Nansen收集的历史数据从Arbitrum One的第一个区块开始至:
(1)2022年8月31日,区块号:22,207,817,就在Arbitrum升级到Nitro之前。
(2)2023年2月6日,区块号:58,642,080,以说明Arbitrum在Nitro升级后活动的增加情况。
补充的资格标准被添加到另一个链,Arbitrum Nova,以肯定那些主动在早期测试这条新链的钱包。然而,这些标准次于Arbitrrum One标准,在我们的分配模型中获得的分值更低。Arbitrum Nova快照为:
(1)2022年10月2日,区块号:499,342
(2)2023年2月6日,区块号:2,108,676
每个“有机”活动都能获得正的(鼓励行为)或负的(抑制行为)分值。钱包在空投中接收的代币数量是关于其所积累积分的函数。为了参与空投,钱包必须达到3分的最低门槛。获得的积分越多,分配的可认领代币也就越多。将“早期”和“晚期”快照日期的积分相加,获得分配给每个地址的最终积分。
Part 5:积分系统和合格钱包profile示例
图10:Arbitrum One和Nova上的标准和相关积分
将上面的积分相加,我们就得到了符合条件的钱包的各种行为概况,例如:
· 一个桥接到Arbitrum One的钱包,在两个不同月份内进行了十多次交易,在空投快照时余额不是空的。
· 一个桥接到Arbitrum One和Arbitrum Nova的钱包,在两个不同月份里,在One上进行了至少25笔交易。在Nova上,该钱包进行了十多次交易。
· 一个向Arbitrum One桥接超过25万美元的钱包,在9个不同的月份里进行了100多笔不同交易,价值超过25万美元。在Nova上,同一个钱包发起了十多次交易。
Part 6:识别Sybil
在最初有资格接收Arbitrum代币的列表中,一些地址可能不追求实用目的,而是期待参与未来可能的空投(见图11和图12)。这些地址被认为不太可能出于相信技术和社区而使用Arbitrum,不太可能积极参与治理。
即使在聚类模型的帮助下,sybil地址通常也很难与真实地址隔离,这在过去的空投操作中已经得到了证实。这两种类型的地址可以在链上表现出完全相同的模式,但具有不同的目标,一个真正使用链或协议,另一个只是寻找潜在的空投。
因此,跟踪sybil地址需要一个定性的评估步骤,需要人工评估用于检测sybil的模型是否会“惩罚”违背空投目标和协议价值的行为。
Offchain Labs的研究人员通过在来自Nansen Query的from_address / to_address交易对上运行聚类算法来识别潜在的sybil钱包,并在Arbitrum和以太坊上整合追踪和代币转账。人工“检查”误报对算法进行了补充。关于sybil检测工作的更多详细信息,请查看Arbitrum Foundation Github。
图11:疑似sybil的行为示例:一组约400个地址中的两个地址的活动非常相似(将资金发送到相同的中心化交易所存款地址)。(来源:Nansen Portfolio)
图12:疑似sybil行为的示例,由来自相同地址和类似行为的代币转账资助的地址链。(来源:Nansen Query)
Part 7:合格钱包列表和统计数据概述
2023年2月6日之前桥接到Arbitrum One的约230万个钱包中,有625,143个(约28%)获得了3分或更高积分,有资格获得新发行的Arbitrum 代币。这个合格数量是ex-sybil前功能实体。约37000个地址与功能钱包相关——例如桥接智能合约、中心化交易钱包或burn地址——并且不包含在合格列表中。约135000个钱包被识别为sybil钱包排除在外。
为了直观看到每个地址的代币分配,我们绘制了下面的金字塔图表。在所有符合条件的地址中,只有约8.6%的地址获得了4000个或更多代币:
图13:按代币收集数量划分的符合条件的钱包。(来源:Nansen analysis)
Part 8:去中心化治理
上述标准并没有完全涵盖对Arbitrum生态的所有积极贡献。除了技术堆栈之外,Arbitrum还是一个由开发人员、建设者和用户组成的社区,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向社区分配治理。因此,一部分空投分配给了社区拥有的treasury,根据每个子社区的价值进行分配。这些实体涵盖了在Arbitrum上运行的各种Dapp和协议。协议将按如下条件获得积分:
· 根据它们部署到Arbitrum的时间。
· 它们是Arbitrum原生协议、Arbitrum +以太坊协议还是多链协议。
· 根据总交易量和日交易量……
· ……以及活动的财务价值……
· ……与它们所代表的各自Dapp的活动统计数据的比例(图14所示的是自Arbitrrum One上线以来,按实体划分的实体内总合约日志和交易的份额)。
将Dapp作为空投分发的一部分,目标是建立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群体,这些利益相关者将有资格为Arbitrum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这与Arbitrum代币分发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一致的:过渡到一个更加去中心化的Arbitrum决策模型。
图14:截至2023年2月6日,由Nansen标记的Arbitrrum One实体分配的实体内交易和合约日志总数的份额。(来源:Nansen Query)
总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通过利用链上分析,可提出一个有资格接收新发行的Arbitrum代币的钱包列表,Arbitrum基金会和Nansen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如何公平地肯定所有那些帮助过并可能继续帮助Arbitrum生态发展的人?”。
在最终的分发模型下,截止快照日期,三分之一的Arbitrum One地址是符合条件的,还有Arbitrum上的部分关键协议和Dapp也符合空投资格。
特别感谢以下Nansen探索者所做的贡献:
· Akshay Ramasubramanian
· Maxim Razhev
· Barkin Tuncer
· Roger Gutzwiller
· Douglas Chia
· Daryl Lau
· Aurelie Boiteux
· Jason 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