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是比特币采用的驱动因素?

原文标题:SANCTIONS AS A DRIVER OF BITCOIN ADOPTION

作者:SHINOBI

来源:Bitcoinmagazine

编译:WebX实验室

摘要:

制裁是各国寻求对一个国家无法利用的货币替代品来对付它们的纯粹动机。

在比特币存在的最近几年里,这个生态系统中流传的主流叙述一直是“数字稀缺性”和“健全的货币”。尽管抗审查支付的说法并没有消失,但在我看来,在过去几年里,“数字黄金”和“数字稀缺性”的特性逐渐黯然失色。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的。的确,在一个货币不断膨胀的世界里,稀缺性非常重要,房地产、股票和其他类型资产的投资动态证明了这一点,这些资产的实际增速可能超过通胀。如果你有相当多的财富,就有必要让自己接触这些资产,因为不这样做就意味着购买力的持续下降。但这种投机活动的根本支撑是什么呢?实用价值。房地产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人们住在家里,或用来做生意,开采资源。股票之所以有价值,要么直接通过股息,要么间接通过与增长相关的价值增值,投资者能够分享成功的经济努力带来的利润。虽然在这些市场中存在投机成分,但潜在价值是基于市场的某些部分主观地发现实际效用价值。如果没有市场的效用价值,市场上的投机实际上与赌博没有什么不同。那么比特币的效用价值是什么呢?抗审查支付。

我认为,在比特币的叙事背景下,投机和效用价值之间的反馈循环通常被忽视或过于简化。换句话说,不同叙事的平衡变得不平衡,忽视了支持比特币效用价值的现实,即抗审查支付。这就是比特币投机的功利基础。那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这种动态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制裁

制裁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迫使人们服从其政治要求的最重要工具之一。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切断政治联系的外交制裁,实施战略军事打击或武器禁运的军事制裁,甚至奇怪地阻止与被制裁国家进行体育比赛。但最有效、最具破坏性的制裁方式是经济制裁。这可以采取阻止特定商品或服务的进口/出口的形式,或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完全限制涉及目标实体的所有贸易或商业。经济制裁可以针对整个国家(美国限制与古巴的所有贸易就是明证)、某个经济部门、特定的私营或国营公司,甚至个人。 

它们通常被单个国家和联合国用作实现特定外交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或保护其在世界各地的国家安全利益(或其盟友的利益)。主要的例子是针对伊朗铀浓缩项目的严厉制裁,毒品走私猖獗的墨西哥,以及俄罗斯过去十年在乌克兰的行动。这些制裁的每一个例子都是一个国家或该国管辖范围内的实体从事美国政府明确认为与本国或其盟友的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活动的直接结果。这是美国(以及其他民族国家)在全球投射实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试图仅仅通过军事存在和暴力手段来施加影响在政治上是不明智的,在经济上也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其他更软的手段是能够保持这种影响力的一个关键方面。

比特币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颠覆。经济制裁是通过控制遗留金融系统的中央基础设施来实施的。当政府说SWIFT不能处理涉及被制裁实体的交易时,他们就会停止。当政府说万事达或VISA不能处理交易时,他们就会停止。当政府让银行没收某人的钱时,他们就会这么做。比特币是对当局的一个巨大威胁,它将决定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商可以处理什么,不能处理什么,而这是任何制裁制度的核心。 

现在,我们不再屈从于“数字稀缺,数字上升”的观点,来概念化比特币如何成长为主导的全球货币,让我们再次考虑一个基础效用值成为投机的坚实基础的反馈循环。如果比特币要变得如此庞大和广泛使用,它需要一个健康比例的基于效用的需求,以持续支持更多的投机流动性。

伊朗、采矿和逃税

在奥巴马执政期间,有655名伊朗人和实体受到美国的制裁。到特朗普政府即将结束时,这一数字增加到了962人。自从他们开始核计划以来,他们一直在美国的命令下受到国际社会的骚扰和欺凌。虽然2018年欧盟决定不执行美国对与伊朗进行合法业务往来的欧洲公司的制裁,但美国在全球仍有很大的影响力。 

然而,在2019年,伊朗政府将本国的加密货币开采合法化,并对其进行监管,此前几年,大量矿工被其丰富而廉价的天然气储备所吸引。重要的是,它涉及到许可计划。这是伊朗政府对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想法发生重大转变的开始。对伊朗目前的政权、暴力冲突的可能性发表你的看法,但归根结底的现实是,美国政府正在向一个主权国家发号施令,规定他们或不允许做开发自己的能源基础设施,从经济上强制惩罚他们,迫使他们遵守。比特币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绕过这种胁迫的方式。到2020年,局势已经平静下来,中国的大型行动运转顺利,甚至与伊朗的多个部门甚至军队都有直接关系。 

伊朗的天然气储量占全世界的17%。2011年,他们每年的石油出口价值接近1200亿美元;2019年,由于制裁,这一数字降至不到100亿美元。鉴于到他们2010年的政府预算80%来自石油出口,制裁对他们的政府预算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虽然直接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本身要困难得多,但他们仍然可以获得这些能源,现在可以通过比特币挖矿直接将其货币化。2020年10月,伊朗中央银行发布了一项规定,要求所有获得许可的比特币矿工必须将其比特币出售给中央银行,以用于支付进口。这是为了应对外汇储备不断减少的问题,并维持一种绕过制裁的方式。

2021年非法矿工的大量涌入被政府当作国家电网问题的替罪羊,尽管很难确定这在多大程度上是事实,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政府禁止采矿作业,并以这个问题为理由没收采矿设备,关闭无证作业。同年,伊朗央行修改了监管规定,允许其他伊朗金融机构使用比特币支付进口费用,并将其在该安排中的作用扩大到私营部门的参与者。 

如果制裁不解除,那么伊朗政府很有可能会继续扩大其在比特币开采方面的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能源储备,将其转换为比特币,以便有办法支付进口。他们的作用会有多大,会以何种形式出现,这都是不确定的,但我们可以从委内瑞拉身上看到一个迹象。当他们在2020年为该国的矿工制定许可证制度时,合法采矿的要求之一是使用他们的国家数字矿池(一种政府运营的服务)进行采矿。这使得政府完全控制委内瑞拉矿工在开采新比特币时产生的所有资金,并让他们完全自主决定何时向矿工支付以及支付多少。

根据伊朗一家智库在2021年3月的估计,如果政府“严重干预”,他们估计每年从采矿中产生7亿美元的能力。对于大约4.5% 的网络哈希率在那个时期左右在伊朗的估计,这似乎是正确的。“严重干预”是什么意思?因为这些数字意味着伊朗100%的哈希率将直接进入政府的保险箱。这仅仅是继续强制要求您向政府实体出售比特币(如果您这样做),还是暗示政府有可能彻底夺取哈希率并自行运营?

制裁:采用的驱动力

比特币最重要的属性是在人们不希望你进行交易的时候进行交易,即抵制审查。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重要属性。而且对毒贩或政治活动人士很重要。甚至关系到整个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口。每当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实施制裁,无论是针对整个行业还是特定的公司,都会对与这些实体相关的每个人产生连锁反应。它阻止了被制裁实体自身的收入,也就是说,如果一家石油公司的石油出口量不能达到制裁前的水平,那么它们的利润就会受到打击。这影响到他们雇佣的人,影响到他们可能雇佣的承包商,影响到供应链下游的公司,他们从这些公司购买产品,与他们的商业活动有关。它还影响到与受制裁实体互动的企业,这些企业不能总是简单地将出口商品转移到另一个市场,并保证在其他地方获得一定比例的销售收益,以抵消不被允许与受制裁方互动所造成的销售损失。这也会对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到承包商和员工等。 

说到底,制裁只不过是金融体系的另一个侧面,被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滥用,迫使和强迫人们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惩罚那些不服从他们的人。他们是控制和征服的工具。而比特币是绕过它们的一个逃生口,也是一个真正有内在需求的出口。在财政部的《2021年制裁评估》中,财政部强调了一个事实,即从2001年到2021年,美国财政部的制裁行动数量增加了933%。在审查中,他们谈到了当前制裁政策的许多缺点。他们特别指出了对美国盟友合作实施制裁(还记得欧盟拒绝执行对伊朗的制裁吗?)的依赖,以及限制意外附带损害的必要性(特别是考虑到塔利班在2021年接管阿富汗,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花了多长时间才发放了进口人道主义援助的许可证),以及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资产来绕过制裁。

美国财政部正在评估,并意识到他们的制裁制度的效力正在减弱,他们特别意识到比特币作为绕过制裁的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多。这将是民族国家采用的最大驱动因素之一。如果俄罗斯真的受到美国威胁的乌克兰局势的制裁,会发生什么?“所有制裁之母”直接针对俄罗斯最大的几家银行。如果俄罗斯与SWIFT的联系被切断了怎么办?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量,而且已经是伊朗的两倍(大约10%)。更不用说最近在加拿大渥太华发生的情况了,加拿大政府对本国公民实施了金融制裁。

这是一个真正的基于效用的采用驱动:这不是保险公司进行小型投机性投资,也不是像特斯拉和MicroStrategy这样的公司进行高风险交易,从而有效地利用他们的公司;这是一个无法用其他工具充分处理的实际需求。这将带来巨大的后果和反弹。看看渥太华对抗议者收到的比特币捐款的反应:加拿大政府将所有他们观察到的与筹款有关的地址“列入黑名单”,并向所有交易所分发名单,要求没收任何被列入黑名单的比特币。他们甚至向一个自我保管的钱包供应商(Nunchuk)发送了通知,要求提供用户信息并没收资金,这促使Nunchuk做出了历史性的回应,表明这样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如果使用比特币绕过俄罗斯和伊朗等国的制裁变得司空见惯,政府会出台什么样的监管和限制措施?如果这成为美国制裁制度范围之外的国际资金转移的平行通道,他们会怎么做?要么比特币根本就不适合它的设计初衷——支付当局不希望你支付的费用——要么就是如此。我们会找到答案的。

如有疑问联系邮箱:
*本文转载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是转载分享,不代表赞同其中观点。请自行判断风险,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